在当地可明显感受到民众对于企业责任与环境污染等CSR话题的热烈讨论。
年初出差到北京采访 CSR (企业社会责任,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议题,正值前央视记者柴静推出纪录片《穹顶之下》期间,在当地可明显感受到民众对于企业责任与环境污染等 CSR 话题的热烈讨论。 这几年,两岸产业发展可说是此消彼长,面对规模不断膨胀、气势凌人的中国企业,台商几乎难以望其项背,自觉处处比不过人。但很多人不知道,唯有在 CSR 这种品牌软实力与企业治理层面,是许多大陆企业到现在还公认比不上台湾的。 相较于台湾企业习惯受供应链买主及国际贸易法规要求,加上外在社会压力的监督。反观中国的 CSR 演化过程,几乎全由政府一手主导。一位外国顾问妙喻,面对 CSR 这种外来压力,多数企业都会先问: why ?(为什么要做)或者 why me (为何是我)?「但中国企业不会问 why ,只要政府告诉他们 do what ,就会立马执行,现在他们缺的是怎样把 CSR 做好的 know how !」 这种急于冲刺 CSR 成绩的动力,正是台商的 论文翻译 大好机会。 比方说,这次拜访的中国企业 CSR 专责部门人员,不少人都待过台资企业,更有许多 CSR 专家长年往返两岸之间,甚至带中国企业来台吸收 CSR 知识,把我们当成学习榜样。 而台湾社会活力充沛的第三部门(如非营利组织 论文翻译 或小区单位),中国企业更是羡慕得不得了。几乎每位负责公益项目或小区关系活动的 CSR 经理人,都嚷着说一定要抽空来台参访,学习如何让自家企业跟 NGO 互动,做好社会沟通工作。「中国的小区营造风潮,几乎都受台湾影响!」一位 CSR 主管直说。 根据社科院发表的《慈善蓝皮书》, 2013 年中国已有逾 3000 家基金会,但多由政府部门掌控、或者规模微小,缺乏实质的社会影响力。看到台湾许多重大议题直接由民间团体发动,足可牵动舆情状况与政策走 论文翻译 向,影响力甚至超越财力雄厚的企业。许多中国 CSR 专家都认为,这是台湾的一大优势,已有欧美先进国家的「公民社会」雏形。 很显然的...